為了照顧蝙蝠,她回到山上,成為「蝙蝠保姆」。
三層樓透天建築裡,他們將一樓的裝潢打掉,只保留水泥牆,送給蝙蝠休息築巢,原本人類居住的房間,變成「蝙蝠的房間」,200 多隻蝙蝠吊掛家中天花板,窗戶玻璃打掉,減少蝙蝠飛行時的障礙物。
受訪者琬婷面對媒體採訪,她說:「從小我與家人的夢想,是開一間生態農場,2014 年我貸款創辦了『Bat遠足農場-幸蝠返家』,和家人整建荒山時,竟然發現超過兩百隻『葉鼻蝠』。」
蝙蝠和人一樣,渴求有個安全感的家。
起初不了解蝙蝠,產生恐懼,理解蝙蝠後,她變成這些夜行者的保姆;對大部分人來說,蝙蝠總是黑暗、邪惡的,但在台灣文化中,蝙蝠其實是「福氣」的象徵。
「人蝠共居」的蝙蝠棲地。
要母蝙蝠入住「人為開發」的環境很困難,婉婷一家採用有機無毒的耕作方式,與蝙蝠們生活在一起,她提供蝙蝠豐富的食物及環境,與牠們達到信任感,連專家都覺得不可思議,從此蝙蝠年年飛回棲地,並繁衍下一代。
-
此專訪由Home Run Taiwan支持拍攝
-
by 一件襯衫: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
每週給你一則,能溫暖你的,人物故事。
IG : the.shirts.tv